微信小程序开发之——比较数字大小-页面逻辑(2.1.5)

一 概述

在项目中,pages/index/index.js文件用于编写页面逻辑,打开该文件,会看到里面已经保存了一些代码,这些代码是微信开发者工具自动生成的,具体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pages/index/index.js
Page({
/**
* 页面的初始数据
*/
data: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加载
*/
onLoad: function (options)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初次渲染完成
*/
onReady: function ()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显示
*/
onShow: function ()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隐藏
*/
onHide: function ()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卸载
*/
onUnload: function () {},
/**
* 页面相关事件处理函数--监听用户下拉动作
*/
onPullDownRefresh: function () {},
/**
* 页面上拉触底事件的处理函数
*/
onReachBottom: function () {},
/**
* 用户点击右上角分享
*/
onShareAppMessage: function () {}
})

在上述代码中,Page()函数用来注册一个页面,该函数的参数是一个对象,通过该对象可以指定页面的初始数据、生命周期函数、事件处理函数等,具体说明如下表:

属性 类型 说明
data Object 页面的初始数据
onLoad Function 生命周期回调函数,监听页面加载
onReady Function 生命周期回调函数,监听页面初次渲染完成
onShow Function 生命周期回调函数,监听页面显示
onHide Function 声明周期回调函数,监听页面隐藏
onUpload Function 生命周期回调函数,监听页面卸载
onPullDownRefresh Function 页面事件处理函数,页面下拉动作
onReachBottom Function 页面事件处理函数,页面上拉触底
onShareAppMessage Function 页面事件处理函数,用户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
onPageScroll Function 页面事件处理函数,页面滚动会连续触发
其他 Any 开发者可以添加任意的函数或者数据,在页面的函数中通过this.*来访问

data的作用将会在后面进行讲解,接下来将针对声明周期函数,页面事件处理函数、组件事件处理函数的使用分别进行演示。

二 Function函数

2.1 声明周期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

下面以onLoad、onReady、onShow函数为例进行演示,在pages/index/index.js中找到这三个函数,通过console.log()输出调试信息,具体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onLoad: function (options) {
console.log('页面加载')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初次渲染完成
*/
onReady: function () {
console.log('页面初次渲染完成')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显示
*/
onShow: function () {
console.log('页面显示')
},

保存上述代码后,在控制台中可以看到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3个函数的执行顺序为onLoad——>onShow——>onReady

回调函数说明

接下来针对生命周期回调函数的区别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 onLoad:页面加载时触发,一个页面只会调用一次。通过参数options可以获取打开当前页面路径中的参数
  • onReady:页面初次渲染完成的时候调用。一个页面只会调用一次,代表页面已经准备妥当,此时可以与视图层进行交互
  • onShow:当页面显示时触发。例如,从后台切入前台时触发
  • onHide:当页面隐藏时触发。例如,从前台切入后台时触发
  • onUnLoad:当页面卸载时触发。例如,使用路由API中的wx.redirectTo()或wx.navigateBack()跳转其他页面时触发

小提示

在小程序的导航栏中,页面标题的右边有两个按钮,即“...”和“◎”。单击“...”会在底部弹出一个菜单,在菜单中有一项"转发",单击转发就会触发onShareAppMessage事件。单击"◎"可以在前台、后台之间切换,通过此按钮可以测试onShow和OnHide事件,单击后会弹出一个“查找场景值”的菜单,通过场景值可以感知用户的使用场景,如1001表示"发现栏小程序主入口"

页面说明

在onLoad函数中,有一个参数options,表示打开当前页面路径中的参数,它可以在当前页面被其它页面打开的情况下接收一些参数。例如,在ap.json中添加一个测试页面pages/test/test,然后在pages/index/index.js的onReady函数中编写代码,具体如下:

1
2
3
4
5
6
onReady: function () {
console.log('页面初次渲染完成')
wx.navigateTo({
url: '/pages/test/test?name1=value1&name2=value2',
})
},

上述代码用于当onReady函数执行时,通过wx.navigateTo()方法打开一个新页面,在该方法的参数中,url表示要打开的页面路径。在/pages/test/test的右边,可以添加类似于URL中的查询字符串?name1=value1&name2=value2,表示传递名称为name1和name2的参数,对应的值分别为value1和value2

在pages/test/test.js的onLoad函数中输出options参数的值,具体代码如下。

1
2
3
onLoad: function (options) {
console.log(options)
},

查看控制台中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到{name1:"value1",name2:"value2"},说明当前页面成功接收到了参数

2.2 页面事件处理函数

下面以onPullDownRefresh、onReachBottom、onPageScroll函数为例进行演示,其中,onPullDownRefresh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将enablePullDownRefresh设为true才会有效,onReachBottom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将onReachBottomDistance设为true才会有效。由于开发者工具没有自动生成onPageScroll函数,因此需要手动添加该函数,并且为了使该函数触发还需要确保页面的内容高度超过了显示区域,使页面中出现滚动条。

下面在pages/index/index.js中使用这3个页面处理函数,具体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onPullDownRefresh: function () {
console.log('此时用户下拉触发')
},
/**
* 页面上拉触底事件的处理函数
*/
onReachBottom: function () {
console.log('此时用户上拉触底')
},
onPageScroll:function(options)
{
console.log('此时用户正在滚动页面')
console.log('滚动距离:'+options.scrollTop)
},

添加上述代码后,读者可以在pages/index/index.wxml中多添加一些内容出现滚动条,然后通过拉动页面触发函数,观察运行结果

2.3 页面事件处理函数

概念

组件事件处理函数用于为组件绑定事件,例如,在pages/index/index.wxml文件中给button组件绑定tap事件,事件处理函数为compare,具体代码如下:

1
<button bindtap="compare">比较</button>

在pages/index/index.js中增加compare函数,具体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compare:function(e)
{
console.log('compare')
console.log(e)
}
})

在上述代码中,函数的参数e表示事件对象,通过它可以获取事件发生时的一些相关信息。运行程序,单击"比较"按钮,查看控制台中的输出结果

从上图可以看出,通过事件对象e,可以获取type(事件类型)、timestamp(事件生成时的时间戳)、target(触发事件的组件的一些属性值集合)、currentTarget(当前事件的一些属性值集合)、detail(额外的信息)等信息

对比e.target和e.currentTarget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无法理解事件对象中的e.target和e.currentTarget的区别,下面通过代码来演示。在pages/index/index.wxml文件中添加如下代码。

1
2
3
4
<view bindtap="viewtap" id="outer">
outer
<view id="inner">inner</view>
</view>

添加代码后,页面中就会出现outer和inner,父元素outer绑定了viewtap事件,而子元素没有绑定,但由于子元素是父元素的一部分,因此单击子元素也会触发viewtap事件。

接下来在pages/index/index.js文件中添加viewtap函数,具体代码如下。

1
2
3
4
viewtap:function(e)
{
console.log(e.target.id+"-"+e.currentTarget.id)
}

在上述代码中,使用e.target.id或e.currentTarget.id可以获取发生事件的组件的id,由于outer和inner的id不同,就可以区分这两个组件。

运行程序测试,当单击outer时,控制台中的输出结果为outer-outer,而单击inner时,控制台中的输出结果为inner-outer。由此可见,e.target获取到的是子元素的属性值集合,而e.currentTarget获取到的是父元素的属性值集合。

常用事件

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小程序中有明确的视图层和逻辑层的划分,视图层使用WXML和WXSS编写,由组件来进行展示;逻辑层使用JavaScript编写,但由于小程序并非运行在浏览器环境中,不能使用BOM和DOM。前面使用的tap事件是视图层中的事件之一,通过这类事件可以实现以视图层到逻辑层的通信。

在视图层中,组件可以绑定多种事件,常用事件如下表:

事件类型 触发条件
touchstart 手指触摸动作开始
touchmove 手指触摸后移动
touchcancel 手指触发动作被打断,如来电提醒、弹窗
touchend 手指触摸动作结束
tap 手指触摸后马上离开
longpress 手指触摸后,超过35Cms再离开。如果指定了事件回调函数并触发了这个事件,tap事件将不被触发

值得一提的是,上表中列举的事件属于冒泡事件。冒泡事件是指当一个组件上的事件被触发后,事件会向父节点传递,而非冒泡事件不会向父节点传递。另外,除了表中列举的事件之外,一些组件还拥有一些专门的事件,如form组件的submit事件、input组件的input事件等

事件绑定和冒泡

在为组件绑定事件时,有两种方式,分别是"bind事件类型"和"catch事件类型"(以下简称为bind和catch)。bind方式在前面已经用过,如bindtap,它的特点是不会阻止冒泡事件向上冒泡,而catch可以阻止冒泡事件向上冒泡。下面通过代码对比它们的区别。

1
2
3
4
5
6
7
8
9
<view bindtap="outerTap">
outer
<view catchtap="middleTap">
middle
<view bindtap="innerTap">
inner
</view>
</view>
</view>

在上述代码中,如果单击inner,会先后触发innerTap和middleTap,由于middletap使用catch阻止了事件冒泡,因此不会执行outerTap。同理,如果单击middle,则只会触发middleTap。如果单击outer,则只会触发outerT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