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第10章-排序-内部排序算法的优势(10.13)

一 概述

1
2
3
4
1.时间性能上的分析
2.算法稳定性
3.算法实现的存储结构
4.小结

二 时间性能上的分析

2.1 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

1
2
3
4
5
6
7
本章介绍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2-路插入排序、表插入排序和希尔排序;
2.起泡排序(冒泡排序);
3.快速排序(快排);
4.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树形选择排序和堆排序;
5.归并排序;
6.基数排序;

2.2 时间性能上的分析

2.3 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上表中的简单排序包含出希尔排序之外的所有插入排序,起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
同时表格中的 n 表示无序表中记录的数量;基数排序中的 d 表示进行分配和收集的次数。

在上表表示的所有“简单排序算法”中,以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最为简单,
当无序表中的记录数量 n 较小时,选择该算法为最佳排序方法。

所有的排序算法中单就平均时间性能上分析,快速排序算法最佳,其运行所需的时间最短,
但其在最坏的情况下的时间性能不如堆排序和归并排序;
堆排序和归并排序相比较,当无序表中记录的数量 n 较大时,归并排序所需时间比堆排序短,
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所需的辅助存储空间更多(以空间换时间)。

从基数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上分析,该算法最适用于对 n 值很大但是关键字较小的序列进行排序。

在所有基于“比较”实现的排序算法中(以上排序算法中除了基数排序,都是基于“比较”实现),
其在最坏情况下能达到的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

三 算法稳定性

1
2
本章所介绍的所有排序算法中,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和希尔排序都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而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都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四 算法实现的存储结构

1
2
3
4
5
本章所介绍的大多数算法都是在顺序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的,基于顺序存储结构的局限性,
排序算法在排序过程都需要进行大量记录的移动,影响算法本身的效率。

当无序表中记录的数量很大时,就需要采用静态链表替换顺序存储结构,
例如:表插入排序、链式基数排序算法,是以修改指针代替大量移动记录的方式提高算法效率。

五 小结

1
2
通过比较所有的排序算法,没有哪一种是绝对最优的,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甚至可以考虑将多种排序算法结合起来使用。

六 参考

  • C语言中文网—内部排序算法的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