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第2章-双向链表(2.7.1)

一 概述

1
2
3
1.什么是双向链表
2.定义双向链表
3.双向链表示例

二 什么是双向链表

一、单链表存在的问题

1
2
3
4
5
6
虽然使用单链表能 100% 解决逻辑关系为 "一对一" 数据的存储问题,
但在解决某些特殊问题时,单链表并不是效率最优的存储结构。
如果算法中需要大量地找某指定结点的前趋结点,使用单链表无疑是灾难性的,
因为单链表更适合 "从前往后" 找,而 "从后往前" 找并不是它的强项。

双向链表(双链表)能够高效率解决类似的问题。

二、双向链表意图

三、双向链表组成

1
2
3
4
双向链表中各节点包含以下 3 部分信息:
1.指针域:用于指向当前节点的直接前驱节点
2.数据域:用于存储数据元素
3.指针域:用于指向当前节点的直接后继节点

图示

三 定义双向链表

一、双链表的节点结构(C 语言实现)

1
2
3
4
5
typedef struct line{
struct line * prior; // 指向直接前趋
int data;
struct line * next; // 指向直接后继
}line;

二、说明

1
2
3
4
5
6
同单链表相比,双链表仅是各节点多了一个用于指向直接前驱的指针域。
因此,可以在单链表的基础轻松实现对双链表的创建。

与单链表不同,双链表每创建一个新节点都要与其前驱节点建立两次联系:
1.将新节点的 prior 指针指向直接前驱节点
2.将直接前驱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

四 双向链表示例

一、创建双向链表(C 语言实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line* initLine(line * head){
// 创建链表第一个结点(首元结点)
head=(line*)malloc(sizeof(line));
head->prior=NULL;
head->next=NULL;
head->data=1;
line * list=head;
for (int i=2; i<=3; i++) {
//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新结点
line * body=(line*)malloc(sizeof(line));
body->prior=NULL;
body->next=NULL;
body->data=i;

// 直接前趋结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结点
list->next=body;
// 新结点指向直接前趋结点
body->prior=list;
list=list->next;
}
return head;
}

二、在 main 函数中输出创建的双链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节点结构
typedef struct line{
struct line * prior;
int data;
struct line * next;
}line;

// 双链表的创建函数
line* initLine(line * head);
// 输出双链表的函数
void display(line * head);

int main() {
// 创建一个头指针
line * head=NULL;
// 调用链表创建函数
head=initLine(head);
// 输出创建好的链表
display(head);
// 显示双链表的优点
printf("链表中第 4 个节点的直接前驱是:%d",head->next->next->next->prior->data);
return 0;
}

line* initLine(line * head){
// 创建一个首元节点, 链表的头指针为 head
head=(line*)malloc(sizeof(line));
// 对节点进行初始化
head->prior=NULL;
head->next=NULL;
head->data=1;
// 声明一个指向首元节点的指针, 方便后期向链表中添加新创建的节点
line * list=head;
for (int i=2; i<=5; i++) {
// 创建新的节点并初始化
line * body=(line*)malloc(sizeof(line));
body->prior=NULL;
body->next=NULL;
body->data=i;
// 新节点与链表最后一个节点建立关系
list->next=body;
body->prior=list;
// list 永远指向链表中最后一个节点
list=list->next;
}
// 返回新创建的链表
return head;
}

void display(line * head){
line * temp=head;
while (temp) {
// 如果该节点无后继节点, 说明此节点是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
if (temp->next==NULL) {
printf("%d\n",temp->data);
}else{
printf("%d <-> ",temp->data);
}
temp=temp->next;
}
}

/*
1 <-> 2 <-> 3 <-> 4 <-> 5
链表中第 4 个节点的直接前驱是:3
*/

五 参考

  • CSDN—双向链表